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权分立(1 / 2)
这个问题恐怕没有谁能真正回答得出来。
即便有答案,要么是大而化之,言而不实;要么是片面之语,难窥全貌。因为人,不是生产线上的产品,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甚至每个人的道德标准也是不同的。
一个人评价另一个人的德行,往往只是一种感觉,而不是一种理性的认识。所以孔子才会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可是谁又避免得了以貌取人?娶老婆还都想娶一个漂亮苗条的呢!
白居易曾经说过,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可是人生又有多少个七年,而且七年就一定就能判断出一个人品性的优劣?
迟疑了许久,朱由检方才缓缓地问道:“那岂不是说,亲贤臣,远小人只是一句空话?”
董宣武叹了口气,说道:“居我的理解,儒家的君子,更多指的是德行,而不是才华。儒家偏执地认为,有德必有才,不知这种看法从何而来。谁说这世上有德便有才,他的主张就一定正确?如果真是这样,曹操何必还要两次发《求才令》,唯才是举了!”
“曹操是奸雄,是奸臣!”朱由检惊讶地说道。
“我没说他是忠臣,可是他的确很有本事,不是吗?再说一人,大唐太宗皇帝,他是好人吗?如果仍旧不信,那武则天又如何?”
朱由检无语了。
李世民杀兄杀弟逼父退位,虽然很多儒家子弟为他涂脂抹粉,但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了他德行有亏的事实,但李世民却是历史上数得上的伟大皇帝之一,贞观之治更是开启了盛唐的序幕。而武则天更是如此。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用人用其长,观人观其短。”董宣武接着说,“谁说有才无德就不能用,那天下还有几人能用?关键在于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地方,懂得制衡与制约,不给他犯错的机会。”
“那该如何制衡,又当怎样制约?”朱由检抬起头,问道。
“这个……”董宣武前世是一个小警察,这一世又是一个大纨绔,哪里懂得怎么制衡制约,吱吱呜呜半天,这才说道,“总之是不能将所有的权力交到一个人手上,相互制衡,三权分立。应该就差不多了,不过仍旧不保险,依然有漏洞可寻。这些事情,该是当今天子考虑的事情,我哪里知道?”
三权分立虽然能解决很多问题,但同样不能最根本的人的问题,毕竟事情要靠人来做。即使是在后世,这道题的答案也仍在寻找之中。
“三权分立?何谓三权分立?”朱由检立刻抓住了关键,问道。
该死,怎么把三权分立说出来了?这要传扬出去,单单这四个字,就足以让董家和他董宣武万劫不复。
既然已经说出了口,董宣武也只能硬着头皮解释道:“这个,也是泰西那边传过来的一种说法,三权,指的的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这三方应该是相互独立的,彼此之间不应该相互管辖。
所谓立法权,是指朝堂上的决定、制度与政策的制定,相当于当我朝的内阁,前朝的尚书省。
所谓行政权,是指具体管理国家和地方的权力,相当于我朝的六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