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数字生命(1 / 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志愿者的很多亲朋都采用了双方共同知晓的信息来作为考察志愿者的题目,例如你妻子的生日是哪天?有时是他们认为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的隐秘信息,例如我们在某年某月某地曾经做过何事之类。他们不知道的是,志愿者本人可能并不如他们的亲朋想象的那样记住了这些“重要”的信息,或者准确的说,许多志愿者早已将他们的亲朋认为重要的信息埋藏在记忆深处,难以提取。而这些没有什么用处,早已被本人打入冷宫的信息,在子涵发明的仪器顺序扫描他们大脑的时候与其他真正重要的信息一般无二的被存入电脑中,可以被电脑的ai系统轻易检索出来。这就是电脑在模拟人这个项目上战胜人的原因,他们跟人脑有很大差异却因为问问题的人经验不足而通过了图灵测试。

也有一些人避免了对纯记忆性的信息的提问,他们问的是更偏感性和思维模式的问题。有时候甚至只是简单的数学题,电脑并不知道这看似简单的数学题隐藏的深意,它很快给出答案。而对于提问的人来说,他们知道这名志愿者并没有能力轻易完成这些数学题。类似的还包括聊一聊志愿者喜爱的文学作品,尽管说出来的内容基本一致,但电脑并不清楚这名志愿者要把他对于自己熟悉的文学作品的观点整理并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无关语言习惯,他思维的过程就会存在迟钝和反复。

梅耶知道他和子涵看到的问题很快就会被同行、行业分析师、专业媒体、大众媒体发现并迅速传播。他的办法是趁热度在重要媒体上进行狂轰滥炸的广告、软文、安排好的各类采访。让受众接收到的信息对冲,甚至让自己希望的信息覆盖自己不喜欢的信息。

当然,掩盖问题只是应急手段,最终还是需要靠技术进步把问题解决掉。

梅耶决定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让“数字生命”进入游戏,这对生意大有好处;另一条腿是数字模拟人的思维模式和感官,他认为只要人脑中存储的信息加上这个人特定的思维模式和感官,他就实现了这个人的数字化,甚至不需要每个点的精确模拟也不影响这种数字化的成功。

对于“数字生命”梅耶和子涵持有完全不同的理解,这实际上也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比较流行的两派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