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杨东的掏心窝子话!(1 / 2)
杨东望着在场的所有人,几乎鸦雀无声,持续了至少半分钟以上。
然后渐渐的有小范围的议论声,逐渐的扩大,蔓延全场。
他们在商量,在讨论。
讨论完了之后,不得不承认,杨东给的条件着实丰厚,涵盖了他们所有的需求,无论是住房需求,住房保证,新房愿景,下岗补助,工作需求。
杨东全都说到位了,任何人挑不出毛病,哪怕是那些不好相处,性格古怪的老百姓,也都得竖大拇指。
他们信杨东的承诺,因为杨东是一个一诺千金的干部,说到就会做到。
如果换一个干部来说,甚至县委书记冯家栋来说,效果也不会比杨东说更好。
政府这次亏大了。
但是没办法,贾丰年乱搞,如果真的搞成群体性的流血事件,他们这一票常委的政治生命,都会提前结束。
而且还会破坏来之不易的庆和县发展大局。
因小失大,犯不上。
花个几千万,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和人心稳定。
“大家别着急走,我还有一番话,想跟你们聊一聊。”
杨东继续开口,握着麦克风,声音透过高处的高频喇叭,传出去。
原本那些看热闹要回家做饭的,都停留下来。
那些原本打算不再闹事回去的,也都停下脚步,纷纷看向杨东。
“我想跟大家伙说一说心里话。”
“这些话,你们也可以用手机录下来,给你们外出务工的亲人看一看!”
“咱们庆和县啊,地处东北内陆地区,右边不靠海,左边也不挨别的国家,所以经济成长速度缓慢,咱们老百姓都喜欢外出打工。”
“一到过完年,拎着包,打着铺盖卷,就离开咱们县,去大城市打工去了,留下来的都是咱们这些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老人,以及把守农田种地的农民。”
“咱们庆和县虽然一共有四十万人口,但是公安局和民政局的统计内容,我看了,只剩下不到二十五万人。”
“一个县城,所需要的建设发展,离不开人。”
“今年我们县委县政府的领导绞尽脑汁,招商引资了137亿,一开始挺开心的,觉得能发展起来了。”
“但是看看走出去的人,看看现在剩下的劳动力,我心里其实挺难受的。”
“这里是东北革命老区啊,三十年代初就在抗争敌人,游林跨雪,吃草跟树皮,跟敌人展开周旋,着名的老赶山战役,就发生在这里。”
“老赶山不是山,而是累累白骨,赶山这个词对于老东北人来说并不陌生,不是摘山货的意思,那是当年敌国士兵对我们实施残忍暴虐的恶行,烧杀抢掠等等行径,我们的老百姓没办法了,一批一批的被赶走,时间久了,这里叫老赶山。”
“回来吧,乡亲们,回来吧,庆和县的家人们。”
“回来一起建设庆和县,和我们县委县政府一起,把我们庆和县建设好,这里是你们的家啊!”
“建设家乡,需要你们。”
“今年开始注定是激增就业岗位的开始,瓦工,水泥工,装卸工,货车司机,饭馆,农民,我们的招商引资,为的就是你们。”
“今年至少要建设五个大厂子,至少要建十几个大企业分公司,要盖很多很多楼。”
“钱就在这里,希望就在这里,大家回去跟外出务工的家人亲人,儿子,爸爸,丈夫说一说,让他们都回来。”
“没必要出去务工,去外地当牛做马,被外地人瞧不起,连吃饭小心翼翼。”
“庆和县,这里,是你们的家!”
“家里,啥都有!”
“没有的,我杨东求爷爷告奶奶,砸锅卖铁,我也要给你们带回来!”
“庆和县未来,必须是灵云第一县,这是我对你们庆和县四十万人做出的承诺!”
“你们钱包的厚度,不提升十倍以上,是我杨东没本事!”
“我的话放在这里,两三年之后见证!”
“做不到,我杨东不做这个官!”
杨东说到情绪亢奋,情绪激动的时候,挥舞着双手拳头,纵声高喊。
高频喇叭一阵一阵的滋滋电流声,但没有一个人觉得嘈杂,反而只觉得是天籁之音。
不,也不是天籁之音,这就是最纯粹的家音,乡音。
“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