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会议海(2 / 2)
“科研项目投资模型,怎么做的?”宋河好奇。
“目前只是尝试,还没做出来,我们的思路是通过一些指标来侧面判断项目成功率。”郑行长解释。
“譬如论文数和论文被引用数,数值越高意味着此学者经验越充足。譬如同类论文的商业转化率,有些论文身处热门行业,就更容易转化出成果。”
“科研团队本身的制度也是衡量指标,现在大部分高校搞非升即走,逼着老师们拼命搞科研,就比论资排辈铁饭碗的产出率要高。”
“而非升即走也分好几种,有些高校盲目注重论文数,导致老师们猛发灌水论文,反而成果回报率会下降。有些高校注重论文质量,回报率上升。最好的是注重专利商业转化的,回报率高的吓人。有些高校只对青年教师搞非升即走,有些高校连老教授也搞非升即走,后者就比前者回报率高。”
“此外,还有经费规模,过往科研项目的商业转化率,针对项目带头人的个人分析,包括年龄、职权、团队阵容、家庭状况等等。”
“总之模型相关指标极多,我们正艰难尝试调整各大指标的赋分比例,找到一个能精确描述科研回报率的模型!”郑行长说的气喘吁吁。
“艰巨的工作啊!真做成了,值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宋河笑道,“很有意思,我们乘黄也好,前科大药学院也好,也该做一个类似的模型。”
“宋总有意向合作吗?”郑行长话锋一转,“我们分析过宋总的团队,发现您简直像科研界的巴菲特,成功率又稳又高,几乎从不失手,远远超出模型预测,我们觉得很神奇,想知道什么因素让您的团队如此成功?”
“可以合作,会后您联系韦理群吧。”宋河点头。
银行行长一个接一个提问,会议不知不觉竟然开了五个多小时,五花八门的问题喷泉般冒出来,幸好宋河思路敏捷,全程对答如流。
“戴维有点急了。”韦理群突然插了一句。
“戴维?哪位?”宋河一怔,没转过弯来。
“大摩CEO。”韦理群说,“还有花旗、富国、高盛、高卢农业信贷、三菱、桑坦德……都在另一间视频会议室等了五个钟头了。”
“再过十分钟我过去。”宋河点头,目光闪过一丝狡黠,“各位,你们希望我下一场会怎么聊,现在赶紧告诉我!”
宋河陷入文山会海中。
冬眠技术太重磅,不少行业面临颠覆,各路大人物争相约视频会议。
银行界、保险界、丧葬界、医疗界、法律界、商人、政要、学者、协会会长……各路人马搞得他眼花缭乱。
短短几天内,感觉把大半个地球的权贵见了个遍。
会议太多令他头疼,主要是着急,数学之夜要开始了,他想抓紧时间多做点宋河流形的成果出来,却被乱糟糟的会议拖得无法潜心解证。
终于,楚龙的消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