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生擒冒顿(第二更)(2 / 2)
司马欣是个急性子,见嬴高说被看出了埋伏是无稽之谈,连忙张嘴就把当时的情况又给详细说了一遍,因为当时正是他在那指挥拿着秦弩的军士呢,放箭的命令也是他下的,所以这个锅,司马欣还真就不想背着。
“你这厮,再不听朕说完,便拖出去仗责二十!”
显然,之前嬴高的话还没等说完呢,结果活生生的被司马欣给憋回去了,要不是生擒了冒顿让嬴高的心里面还算是高兴的话,今天司马欣这顿仗责估计还真就免不了了。
这一下子,司马欣自然是连连点头,不敢吱声了。
“若是朕所料不错的话,那敌袭定然是项羽为了脱困方才随意喊出,其目的正是为了造成匈奴队伍的乱象,然后他与龙且二人好趁乱逃走,结果误打误撞,进入了尔等事先准备好的包围,你们一放箭,匈奴人自然也就没办法去追击项羽了……”
一听这个猜测,司马欣当时几傻眼了,因为他记得清楚,第一波的箭雨一出去,效果的确是非常的好,那些匈奴骑兵虽然一窝蜂似的往自己这边来,但是被射了的时候又完全不知道咋回事,直到第二波的进攻开始,才是向着自己埋伏的方向。
这么一想,嬴高的猜测好像完全有道理,甚至好像就是那么回事。
司马欣想到这,顿时就变成了一张苦瓜脸,人家压根就没发现自己,自己却急赤白脸的就放箭了,这要是能再坚持坚持的话,说不定这场战斗就又能轻松一些。
“你且莫要后悔,当时就算是换成韩信或是蒙恬,他们也会放箭的,只不过此番项羽准备周全,不知跑去了何处……”
嬴高一看这个架势,就知道项羽很可能这一次过来参加战斗就是想要逃跑的,嬴高担心的是项羽直接马不停蹄的就奔向江东,但是又转念一想,他这个家伙那身边可就就只有一个龙且,匈奴的俘虏肯定是不能撒谎的,他的一万人马肯定还在匈奴的境内,那么他在大秦的境内又会有什么用呢?
虽然之前猜出了项羽歪打正着的引诱司马欣放了箭,但是项羽会何去何从这个事,嬴高实在是理不出什么头绪了,项羽的性格在那摆着呢,但是事实也在那摆着的,这让嬴高相当的不能理解,他就不信项羽能放弃好不容易到了的大秦境内,转一圈又回去了……
这件事,嬴高虽然自己没想明白,但是他知道肯定有人能帮他想明白,按照司马欣的说法,不出十日的时间,韩信就会跟蒙恬一起带着俘虏的冒顿和不少匈奴人回到咸阳城接受嬴高的检视,嬴高相信,很多自己不知道的答案,在这一次都能够找到答案。
在韩信和蒙恬没回来的十天里,一个消息如同一阵风一样传遍了几乎整个大秦,并且依旧在向着外围的郡县疯狂的传播。
那就是匈奴集结了大军近三十万意图由韩国故地的长城之外进攻大秦,但是在数日之间变被大秦将领韩信和蒙恬联手击溃,此战消灭匈奴大军近乎二十万,生擒匈奴单于冒顿。
这也预示着,匈奴一直成为了大秦的外患,大秦还得修建一个长城专门抵抗他的日子过去了,这一次战败之后,匈奴人没有个十几年是很难在恢复元气的了。
大秦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那简直就像是过年了一样的高兴,匈奴在大秦百姓的心里面,那几乎都是闻之色面的角色,你想想,大秦多厉害啊,还得靠着个长城把匈奴给挡住,那匈奴的能耐岂不是就可想而知了?
这样的想法在大秦百姓的心里面都已经有个几十年了,但是现在,嬴高用了区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这种思想给彻底粉碎了,匈奴的单于都给蒙恬和韩信给生擒了,那匈奴还有啥好怕的?
显然,这又是嬴高在利用大秦的舆论了,经过这么长时间,大秦境内的讲学之风已然是十分盛行,在斩杀了不少宣扬反秦思想的所为大儒之后,现在参加讲学的这些人,大部分已经开始单单就考虑着把自己的知识和自己的学派传递出去了。
而与此同时,发生在大秦境内的大事小情自然也是他们津津乐道的,他们这个渠道,现如今已经渐渐的变成了大秦官方的发声渠道,嬴高要是有什么想要让百姓知道的事儿,先让这些所谓的大家知道,那就一定可以了,只不过他们自己可能还没感觉到而已。
对匈奴的大胜到最后所造成的现象就是大秦的百姓对于嬴高这个皇帝的呼声那是越发的高涨了,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一但百姓认可了你,那么当然你拉出来的粑粑都是香的,而嬴高为了接下来自己要实行的东西,想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十天之后,嬴高早已经在咸阳城准备了盛大的庆功宴,而自己也是就如同当年始皇帝到城门外迎接自己一样,亲自来迎接韩信和蒙恬的回归。
其实对于韩信来说,这一路上他并不是十分的兴奋,因为捉住冒顿这个事儿,完全就是人家蒙恬的功劳,而自己和之前预想的情况还是差了不少,虽然最后因为冒顿被擒住了导致了匈奴大军士气全无,自己带着骑兵一通的掩杀导致人头上面也并没有那么难看,但是嬴高最想要的项羽压根就不知道跑到哪去了,这让韩信觉得自己这一次苦心经营的计策,几乎就算是失败了一半。
但是嬴高显然并没有在意这些,当天压根就没给韩信跟他道歉的机会,啥也没说,直接就在宴席上面把这一次战斗的两个大功臣韩信和蒙恬给喝的烂醉,方才算完。
是夜,功臣们都各自回到自己的府中呼呼大睡了,但是嬴高在宴席上面却并没有怎么饮酒,这个时候他也并没有跟冯清躺在自己的床榻上面,而是带着朱家个数个侍卫,来到了一个自己十分熟悉的地方,见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