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常朝众臣议(2 / 2)
比两千石高官,士人哪能轻易答应,朝堂之上,免不了又是一阵恶斗。
许训急招僚属议事。
僚中长史谏言: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许训也不是笨人,当即定下这总领二营之言辞。二营乃是渡辽营、护乌桓校尉营,为幽并二州最精锐的部队。
杨赐之流,除非全盘否定吕布功绩,不然取其下也是个都尉。
言毕,光禄大夫杨赐面色更紧,总领二营,岂不是要为匈奴中郎将?
使匈奴中郎将,虽然只是比两千石官职,品阶在太守之下。但其军权却远远高于太守,除了督帅二营,还督幽、并、凉三州之兵事。
这许训、王甫、吕布之流,野心不小啊!
杨赐眉头紧锁,向司徒袁隗急打眼色。他为光禄大夫,任在九卿之下。直接出言与三公之首许训针锋相对,身份上就败了三分。
袁隗想了一下,上前一步,进言道:“陛下,臣闻人言。小智者治事,上智者治人,睿智者治法。许太尉想以一治事之人,行治法之事,实在欠妥。“
此一言,避其锋芒。你和我谈功绩,我和你谈才华。一边地武人,岂有治军之才?
“依袁司徒所言,可有治法之贤才?”
许训似笑非笑的看着袁隗,见袁隗一时语塞,质问道:
“鲜卑连年犯边,自十年前,时任匈奴中郎将张奂之后,再无捷报。敢问阁下,这边关连个连个小智者都没有,睿智者何在?”
许训一句话,直戳整个大汉的软肋。袁隗一时语塞,望向杨赐。
杨赐像打了鸡血一样,撩衣襟,轻带紫绶从人群中走出:
“孙子曰: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臣听闻:吕布因戍卒赵季之死,屠灭鲜卑降卒。
所谓杀降不详,如此暴戾之人,险给我大汉招致灾祸。若论斩敌之功,我看这劝阻吕布的魏续更胜一筹。”
你和我谈才华,我和你谈人品。杨赐善辨,杨家也是累世公卿。
朝堂之争,从人品开始,人品败了,整个仕途就败了。
此言一出,许训心底一凉。杀降之事,从未耳闻,奏书之上,也未具秉,司徒杨赐从何得知?
许训哑火了,杨赐漏出胜利的微笑,深施一礼,对刘宏说道:“陛下,臣以为一燧四人,居功至伟,毋庸置疑。但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而且要分而对之。”
“已故戍卒赵季,引火马大破鲜卑军阵,应居首功,理应追封。”
反正是死人,杨赐无所谓,追封什么,看刘宏心情。
“燧长陈治,领燧有方。赐爵左庶长,带补候长,为我边关再带好兵。”
“吕布、魏续,年未及冠。魏续乃良家子,可为羽林郎。”
“吕布在七科谪内,臣愿招为掾属,悉心教导,为我大汉造栋梁之才。”
杨赐这话,虽然有失偏颇,但刘宏听进去了。杀降不详,吕布既有杀降之心,恐怕还是缺少教导。
杨氏一门,累世公卿,若能在杨氏为掾属,细心教导之下,必能堪大用。
“表兄,说话啊!”
魏续见许训落得下风,低声提醒吕布。
“说话啊!”
屏风之后,王甫眉头紧锁,一只脚狠狠地跺了两下。这杨赐真敢想,征为掾属,那吕布岂不是任你宰割?
朝堂之上,沉默了。
屏风后的王甫,拂袖掩面,心凉了。
想起吕布昨日豪言,待下朝堂,再长谈。如今看来,简直笑话一般。二营之中,还是设法安插其他人手吧。
杨赐真狠啊!
从人品、学问两方面打击吕布。
皇帝刘宏喜文善赋、满朝公卿最重人品,杨赐这一席话,像是两把尖刀,刀刀插入要害。
吕布不是饱读诗书之辈,更非能言善辩之人。索性不语,待思量好措辞,再言不迟。
短暂沉默……
“众卿以为如何?”
刘宏率先打破沉默,此法妥当,又能把吕布、魏续留在洛阳。
“臣有一言。”
吕布终于说话了,锐利的鹰目扫了一眼,杨赐。
扫得杨赐身子一颤,明明大胜之局,却隐隐觉得要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