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鄂木斯克会战(二)(1 / 2)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为了应对曰益紧张的鄂木斯克局势,苏军从五月份开始就是从其他战线上抽调兵力增援,苏军在波兰、乌克兰等地乃是莫斯科附近都有着大量叛军在,但是这些叛军的人数都是几千几万的,在和平时期或许是极大的威胁,但是和东线的五六十万的中俄联军一比,那就是显得微不足道了,苏军为了彻底的攻占鄂木斯克,取得在西西伯利亚的立足点,把大量的部队陆续增援而来,在五月份的时候苏军在鄂木斯克前线只有三十万人左右,而到了六月份已经是攀升到了四十多万,而等到了七月份的时候,包括鄂木斯克前线加上周边地区,苏俄用于东线的总兵力已经高达七十万人,其增兵能力让敌对方的俄罗斯国防军是自叹不如啊!

俄罗斯国防军虽然这两年增长迅速,从几万再到十几万,再到现今的四十万规模,但是到了四十万兵力后就没有继续增长了,受限于俄罗斯临时政斧控制区的人口数量,他们根本就无法征召更多的兵力,所以因为兵力劣势为被切断了补给线后,俄罗斯国防军就只能把救援自己的希望放在了中[***]队上面来。

按照通常情况来说,以俄国西伯利亚那么广大的区域,双方的交战应该是会很分散的,但实际上双方的交战始终都是围绕着远东铁路而进行的,远东铁路以北的地区基本就是荒无人烟的地区,部队进入了估计是连人影都看不见一个,而远东铁路以南的中亚地区虽然有着部分人烟在,双方也是投入了一定兵力,但是受限于补给以及中亚地区实在没什么战略要地,所以双方都只是投入了少量的兵力而已,和鄂木斯克附近地区集中了近百万兵力的情况完全不同。

然而不管是中俄联军还是苏军,他们在鄂木斯克附近地区之所以能够集中起来如此多的部队,并且还能够为这些部队提供后勤补给,自然是和远东铁路分不开的。只有依靠铁路才能够让双方维持这高达数十万步兵的后勤供应,而这也是双方的战争始终都是围绕着远东铁路进行的根本原因所在,如果没有了这条铁路,那么双方都广阔的西伯利亚估计打都不用打了,因为没有后勤补给,根本就打不起来

这年头的战争可是蒙古帝国横扫欧亚大陆的年代,那时候蒙古骑兵可以一边放牧一边打到欧洲去,但是今天没有良好的后勤体系,前线部队连吃饭都是问题。

诸多情况加到了一起,也就让双方在鄂木斯克集中了高达近百万的部队,小小的一个鄂木斯克今天已经是变成了堡垒要塞,大部分城区被俄罗斯国防军所控制,而西边的小部分城区则是被苏军所控制,这里的巷战打起来比卡拉钦斯克那边更加惨烈,规模更庞大,同样也更持久。而围绕着鄂木斯克,方圆上百公里内都是属于鄂木斯克战区的范围,而这些野外地区俄罗斯国防军和苏军形成了一个对持的局面,而原本是对持的局面却是随着苏军攻占卡拉钦斯克而变的摇摇欲坠起来。

如果后方的中国部队迟迟无法攻下卡拉钦斯克,重新打通到鄂木斯克的补给线,那么俄罗斯国防军的全面崩溃是肯定的。

要知道之前俄罗斯国防军还是有兵力优势,但是现在面对着正面高达五十万的苏军,俄罗斯国防军已经处于兵力劣势的状态,已经进行战略收缩进行防御作战的俄罗斯国防军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总部那边预料的情况还是过于乐观了!”刚乘坐空军侦察机前往鄂木斯克了解情况后返回的唐强对着上面的一群将军们道:“和高尔察克将军之前所发的电报中所言一样,俄军的作战物资已经下降到了极度危险的地步,甚至比他自己所说的还要更糟糕一些,按照我个人的判断,如果苏军在正面战场持续目前这种高强度的强攻,那么俄罗斯国防军的弹药可能连十天都支撑不住。”

关闭<广告>

“唐上校,那么和鄂木斯克方向的俄军进行联合反攻卡拉钦斯克的事情怎么说?”陈卫华继续问道:“他们能否抽调兵力出来配合我们前后夹击!”

唐强道:“这一点很难,俄军在鄂木斯克方向已经处于兵力劣势,如果还抽调兵力的话,那都不用等补给消耗完毕,估计立刻就会崩溃了。所以虽然高尔察克上将答应了会派遣一个师的兵力参与到反攻中,但是预计派出的那个师据我所知是刚在前线被击溃的败兵,兵力也只有五千人不到,但是个人认为还是不要把希望放到俄军身上!”

唐强,也就是唐辉康的儿子,唐辉康历任福州兵工厂总办、总经理、芜湖重武器兵工厂总经理、再军工行业中多年的唐辉康在南京共和政斧中的地位是极为特殊的,在中国工业体系的地位也是极为特殊的,可以说现今中国工业界的大部分企业的头头们都是他曾经的手下,当年的一个福州兵工厂几乎是培育出了整个中国工业体系。虽然现在他年纪已经老迈,六十多岁的他不复当年的精力旺盛,而且因为身体的原因也已经辞去了芜湖重武器兵工厂总经理的职位,而由于他杰出贡献,陈敬云甚至专门为他制定了“国家服务勋章”。唐辉康虽然不在担任具体职位,但是他并没有淡出工业界,相反被任命为陈敬云私人工业顾问的他依旧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